過去四個月外子和我到英國度假,神讓我們經歷多種不同的愛,讓我在此與大家分享點滴。

家庭的愛

我們5月24日抵達倫敦。經過兩日休息後,我們到鎮上閒逛。在回家的路上,我們碰到一對母女向我們微笑。她們的容貌和身裁十分熟悉,像是在哪裏見過。思索一會,如夢初醒,原來她們是在芝加哥居住的大女兒和孫女!她們忽然來英探望,實在叫我們驚喜。還有三個星期,他們一家五口便來探我們,怎會突然出現?這是愛。她們在倫敦只停留三晚,為要給我們驚喜。家庭的愛,父母子女的互相支持,讓我們感恩感動。

神的愛

「你沒有祈求以先,你們所需用的。你們的父早已知道了。」馬太福音6章8節

小女兒和孫女本已購買十月由非洲來英國的機票,享受她三年來期待已久的家庭團聚和禮物。想不到工作上升職叫她不能如期成行。不過人想不到的,天父早已知道。神藉着一位烏干達牧師的兒子忽然從荷蘭轉校英國,成就女兒的願望,牧師回程時幫我們運送禮物到她非洲的家。

神愛教會

在英國的日子,我們恆常到倫敦中華基督教會敬拜,近年主要在華埠蘇豪區(Soho)的會堂聚會。這會堂說來是神奇妙的安排,也顯出祂的掌管,配合祂兒女的需要。Soho福音堂在Piccadilly Circus附近,鄰近倫敦唐人街,華人食肆、理髮店、銀行律師樓和賭場林立,是不少早期到英國的華人聚居的地方。鄰近還有幾間著名大學,如UCL(University College of London), King’s College, LS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在Shaftesbury Road 及 Mercer Street交界座立一所有百多年歷史,用石建成的英國浸信會。十多年前,這教會的會眾不斷流失,只剩八九位年長的婦女在敬拜。因為聚會人數太少,業主想把會堂賣掉。倫敦唐人街及鄰近地方商舖林立,有戲院、賭場和食肆。但長者信眾不願意教會賣作商業或賭場用途,她們開價三百萬英磅。由於會址鄰近唐人街,很適合發展華人福音工作。可惜,倫敦中華基督教會當時正籌款在另一地區購置堂所,他們沒有能力再購置唐人街的會址。

「我是耶和華,是凡有血氣者的神,豈有我難成的事麼?」是的,我們的神是要我們與祂同工,祂會負責供應我們需要的一切。天父竟然感動這幾位年長的姊妹願意以三十萬英鎊,把這座連地庫共三四層高的會堂賣給倫敦中華基督教會作教會之用。十多年間在此會堂崇拜的人數竟然超出另外四所在不同地區的會堂。

過去幾個月,我們在兩家不同的倫敦中華基督教會參加粵語聚會,知道教會增加了許多從香港來的信徒和朋友,有人還説新來的朋友比舊有的弟兄姊妹還要多呢!教會弟兄姊妹體會新移民的需要,除屬靈餵養外,常常為他們舉行不同講座,涵蓋當地文化、學校、經濟、法律等題材,也歡迎未信主的朋友去參加,又開設英文班幫助新移民適應英國的生活。

Reading Hong Kong Mission

九月下旬,我們坐新啓用的火車線Elizabeth Line(伊利沙伯線)到雷丁(Reading)探望一對香港傳道人夫婦。他們三年前辭去香港會計師的工作,修讀完神學課程,到Reading尋求侍奉崗位。他們在雷丁一家教會事奉了三年。今年1月,陳姑娘蒙神引領離開事奉的教會,去尋找專為香港人服務的工場。她得到一所聖公會座堂主持邀請到教會服侍香港人,於4月17日開始了對香港移民的福音工作。奇妙的神,大大的使用他們夫婦和幾位弟兄姊妹,開展了一個為香港移民的崇拜,叫Hong Kong Mission,關顧初到英國雷丁生活的香港移民。五個月以來,我們見證超過三百位香港人在那兒敬拜。據說那會址大堂可坐二百人,有一個大房間另可容納六十人。教會又借用在隔鄰的救世軍社區中心作兒童工作,加上附近NHS診所的會客室,他們主日可容三百多人祟拜。

我們探訪那日有從香港移居當地的一位牧師證道。聚會完畢我們獲邀請參加新來賓短聚,也有二十六人之多。其中,有一家庭是剛抵埗兩天;有幾位來賓從來沒有去過教會;也有人從未聽聞過耶穌也不懂英文,是隨鄰舍邀請來參加。教會有幾位弟兄姊妹使用互聯網聯絡初到雷丁的香港人,為他們提供生活和文化資訊。教會短短兩年間,已有超過二千四百會員。會員不一定是基督徒,但也要求加入教會的互聯網。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傳福音機會。大能的神沒有叫他們的事奉到此為止,他們還在聯絡一些較少使用的聖公會會址去開展其他事工。

陳姑娘表示,教會特別需要在兒童方面的同工。我們也聽聞移民兒童的需要很大,因為許多兒童倉促離開他們熟悉的環境、學校、同學、鄰舍,到一個陌生的環境生活和讀書。他們的心靈可能受到傷害,亦面對適應困難,需要輔導和支持。神的福音可以幫助他們得到倚靠、安全感和指導人生方向。

同行的愛

有一對70多歲郭姓的信徒夫婦,他們愛主愛人的心很感動我們。他們很愛教會,常常在家中招待不同年紀的弟兄姊妹,增進彼此的認識、溝通和解決問題。主人家除自己買餸煮食及招待客人外,還駕車到車站接送客人。弟兄每星期駕車陪同牧師四處探訪,特別由香港來的移民。據他太太說,這已成為他恆常的事奉。然而,他不是身體健壯的人,有手痛、腳痛和頭痛等問題,要靠止痛藥才能繼續事奉。他們在英國居住了五十多年,許多人包括我們以他為我們的「百科全書」,他也必為求助者找出答案。姊妹是癌症康復者,有眼疾、腿部痛楚的問題。但她仍常到醫院和一些姊妹家探訪、祈禱和安慰。她的屬靈生活也值得與大家分享。她每晚會按着寫下的代禱事項,為個人、團體及國家代禱,並每晚聆聽培靈講道。他們夫婦是一本活生生的見證書,以生命生活彰顯神的愛。

他們也有照顧我們,每當花開時節,他們會駕車載我們到公園賞花。兩年前還帶我們到不同公園拾栗子呢!今年九月也載我們一起到約克郡探望弟兄姊妹,並到Durham、York 和Newcastle等城市旅遊,讓我們在沒有親人和不自駕的情況下也可導賞英國各城市。我們的旅程主要是看風景,增廣見聞,欣賞神的創造,也訓練自己跟隨他們的步伐每次至少要花個多小時穿山越嶺。英國多數華人信徒的生活十分樸實節儉,衣服不奢華,尊重神要我們成為金錢的管家。我們旅行時當使則使,會預備野餐用品,自備三文治、水或咖啡及生果。沒有奢華的生活,生活也悠然自得,滿足喜樂。

另一位70歲的林姊妹也常值得我們欣賞。她並非來自富有家庭,有自己的家庭及房子要照顧,但她樂意付出時間、愛心、勞力和金錢去幫助別人。她常探望獨居老人和病人,陪伴看醫生,替老人剪髮、煮食買餸,不求回報。她追求屬靈上的長進,每日讀經、靈修,參加Alpha course 及查經班。她把自己捆綁在神身上,忙碌中她有喜樂,也好像有源源不絕的力量和時間。

一位弟兄

這位何弟兄從香港的要職退下來,到英國讀神學。他熱心愛主,成為多間教會的特約講員。他對聖經的內容融會貫通,每次講道定必講述基督的十字架及救恩,他每次來我們家訪必以聖經真道為題,彼此代禱結束。

同行與接納

不同教會的弟兄姊妹都異口同聲地說,教會來了許多來自香港的信徒或朋友。有些說本來是50人聚會,現在有200人;100人聚會如今有400人。有説曼徹斯特(Manchester)的粵語教會有多達1500人聚會。有不少弟兄姊妹因為疫情已有一兩年沒有到教會實體崇拜,如今回到教會多了新人,感覺自己像到了新的教會一樣,有點格格不入。近日收到一位英國牧者轉來訊息說「許多教會人到「瀉」,很多香港來的人到西人教會參加崇拜,聖馬田英文堂也有港人參與。因為很多香港來的也喜歡英文崇拜!」

眾多的香港人進到不同地方的教會參加聚會。表面上英國的廣東話教會以及西人教會人數增加。不過希望這不是曇花一現的現象!教會人數的增長是需要每一個弟兄姊妹的投入,參與和代禱。把握機會叫尋找的能夠尋見。需要的得到幫助並且神的名得到榮耀。

陳嘉團牧師夫婦

我們在參加崇拜的倫敦中華基督教會SOHO堂也遇上許多從香港來的弟兄姊妹或新朋友。聽說大堂及2樓坐滿人,要到地庫看轉播,有時連地庫也滿座。因此,今年10月教會租用了附近一個二樓地方,開展下午二時半的崇拜,聽說有八十多人參加。新來的弟兄姊妹十分樂意與別人溝通,建立交情。我們也願意參與事奉,雖然體力所限,能做的不多,但也盡量獻上。我們盡量去認識崇拜鄰坐的弟兄姊妹。有合適的會邀請他們到家中午膳,交流生活情況,期望彼此認識和識他們感受到受歡迎。特別是年青人,希望他們能夠與本地教會的弟兄姊妹有聯絡,並互相關懷,因為在異地交上甚麼朋友會影響他們將來的日子。有年青姊弟來我們家午餐,姐姐說她初來英國五個月,頭兩個月每晚掛念着爸媽。弟弟說來英國五個月,還是第一次有長輩邀請他們到家裏吃飯。我們也邀請一些從香港來的中年信徒朋友,給他們生活上的意見和幫助。初到英國的人士租房子,業主通常要他們繳付一年的租金,所以許多人需要在一年內決定在哪一區購置房子定居。我們也分享多數人居住的地方的地質、學校網、交通、診所醫院、超級市場,銀行及地區的市政廳服務都與生活有關連。

無地區分隔的主內團契

短短四個月在英國的日子,我們竟然遇到幾位尖浸的弟兄姊妹。有昔日同行的弟兄姊妹和傳道人,也有紐約賴神浸信會的弟兄夫婦。雖然相隔10多年沒有見面,各人一見如故,並關心教會及各人的情況。情誼沒有改變!他鄉遇故知,主裡團契,送上溫暖和問候,如沐甘霖。主內結連,不論在世界任何角落,我們都有互扶相助的家人!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哥林多前書13章4至7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