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得救是因為單單相信,還是也需要行為的呢?
當然,「因信稱義」的教義讓我們知道信令我們得救,而行為並不能使我們得救,然而,是否我們完全不需要有好行為呢?一定不是吧,你或許難以想像一個口裡說相信,但不斷作奸犯科的人最後會上天堂。

那麼聖經是怎樣說的呢?

「我的弟兄們,若有人說自己有信心,卻沒有行為,有什麼益處呢?這信心能救他嗎?若是弟兄或是姊妹,赤身露體,又缺了日用的飲食;你們中間有人對他們說:「平平安安地去吧!願你們穿得暖,吃得飽」;卻不給他們身體所需用的,這有什麼益處呢?這樣,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必有人說:「你有信心,我有行為」;你將你沒有行為的信心指給我看,我便藉著我的行為,將我的信心指給你看。」(雅二14-18)

《雅各書》裡面這段經文講到信心與行為的關係,相信大家應該都很熟悉吧。
簡單而言,說自己有信心,卻沒有相應的行為是沒有意義的。另一方面,我雖不說我有信心,但我的行為卻足以顯明我的信心。可見在我們的信仰中,行為是不可或缺的。

雅各所使用的例子,是要指出一個教會該如何關懷貧窮人。

今日,我們尖浸在這方面的光景又如何呢?我們應該甚少會遇見因為飢餓或赤身露體而來參加教會的人。因為社會上有不少社福機構可以幫助他們,大家或會認為教會的角色已經轉變了,但教會不就應該去關心接觸社區的人嗎?當我們說要實踐大使命時,要將福音傳開,我們的「耶路撒冷、猶太全地」不就是「金馬倫道、油尖旺區」嗎?(當然也可以是從你家門口的第一個鄰居或你公司學校坐得你最近的同事或朋友開始)

近年有不同的機構在各區投入資源服事貧窮的邊緣階層,他們到天橋底、行人隧道、公園派飯,探訪住籠屋的獨居老人、街上的拾荒者、清潔工等。筆者與一些弟兄姊妹都有參與過在深水埗區的服事。但我們看到其實尖沙咀區都有這樣的需要,尖浸既在尖沙咀扎根,就更應該服事本區的人。或者你會問,誰是我的鄰舍?尖沙咀不會有籠屋、或天橋底、公園內的露宿者吧。但其實尖沙咀有不少拾荒者,清潔工又或者其他一些需要被關心的人。我們教會和他們有沒有關係呢?他們見不見到我們教會的存在呢?

我們有幾位弟兄姊妹就自發每個月出隊探訪。在信號山公園、九龍公園、尖東、金巴利街、海防道等有垃圾站的地方探訪清潔工,也更開拓一些新的探訪對象,例如地區小店店主,商廈住宅樓下的管理員,這些人都是長期在尖沙咀,也是一班有機會受壓迫的鄰舍。期望我們的關心令他們感受到上帝的愛,知道我們教會是願意與鄰居同行的。

以下我和大家分享幾個例子,讓大家感受一下我們飛鷹行動的服事。

記得第一次出隊去到一家地區小店叫祥興花店,在海防道兩家大廈中間的後巷開店,原來尖沙咀有很多這樣的小店。我們向店主介紹自己是來自尖沙咀浸信會的,對方就說,噢,我們供應你們教會的花束有好幾十年了…那一刻我有點慚愧,原來這幾十年我們和他們之間的關係一直只是主顧關係,而沒有更進一步去關心他們。而我們另一隊就剛好探訪到一家每日派報紙給我們教會的書報攤。我們回來分享後就相信這是正確的服事,我們開始和鄰舍結連了。

同樣是地區小店,我們探訪過一家在北京道iSquare 對面炸雞店旁邊小巷賣玩具手信的小店,店主是一對夫婦,太太有參加一個堂會位於大角咀的教會。這家店現在已經被迫關閉,原來他們一直向食環處交牌費使用的小巷,是有業權爭議的。旁邊炸雞店舖的業主要求收回小巷牆壁的業權,結果大業主和小店主夫婦打起官司來,頭一次夫婦勝訴了,但第二次大業主卻上訴成功,兩夫婦經歷兩次官司之後,經濟上可以說是元氣大傷,但沒有政府機構願意為他們提供協助,他們也不願意再花錢打官司了,結果就要無奈地結業。現在經過半年了,店舖的門面仍在,沒見到大業主要收回牆壁作甚麼用途。相信店主也和我們也一樣的不解。但能夠和店主一起走過最後一段日子,和他們一起禱告,聆聽他們的申訴,知道在主內有同路人,也是好的。

最後亦想分享一個清潔工的故事,她的名字叫「嫦姐」,通常我們出去探訪,總會認識到許多位嫦姐、珍姐、彩姐和貞姐,而這一位我們稱呼她為九龍公園嫦姐,因為她是在九龍公園負責打掃工作的。我們在疫情前已經和她建立了關係,並希望帶她來教會。但疫情發生之後,就沒再出去探訪,也沒有機會帶她來教會。之後,最先探訪她的一位弟兄結婚,邀請了嫦姐和她的同事珍姐來觀禮。珍姐是基督徒,所以也很想嫦姐能信主。在婚禮當天,我就負責招待嫦姐,交換了聯絡電話,也決定在之後的飛鷹行動中探訪她,邀請她來教會崇拜。後來她真的來到教會參加聚會,我們就陪伴她一起崇拜,她表示喜歡來教會聚會,我們都很雀躍。但不久之後,她就給我留信息,說她家人不想她參加教會。我們曾經有過一刻失敗的感覺,但很快又振作起來,因為我們相信福音種子已經種在她的心內。我們仍會探訪她,關心她,聆聽她。禱告祈求她有一日會接受福音。

尖沙咀人很多,禾場很大。期待我們都一起走出這四面牆,將前人交付我們的福音使命帶給身邊的人。在十二月聖誕前,我們會出隊,藉聖誕節將救主降生的信息帶給我們的街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