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期《沙崙》訪問了約拿單團其中六位弟兄姊妹(巧靈、凱玲、Vivian、Alan、Ringo、Bryan),分享一下他們在過去幾個月在街角分享愛的故事。

走進社區,實踐使命

Alan是「同心圓敬拜福音平台」(下稱同心圓)的義務低音結他手,之前有參與過同心圓的「水深火熱」關懷事工。去年底,約拿單團正值思考和探索團契在2018年的主題,並決定要走進社區,實踐福音使命,更加重要是能持續進行,真正的做到關顧。於是Alan提議團契一起參與「水深火熱」關懷事工,探訪深水埗區的基層人士,包括清潔工、拾荒者和無家者。

2018年起,每個月的第二個周二晚上,一班約拿單團的團友會先到同心圓參與敬拜和禱告,然後帶著基督的心開始在太子、大角咀及深水埗一帶服侍,每次完成之後都會分享經驗和心得,以便作出跟進。

每次出隊,團友都會帶備少量物資,例如飲用水和勞工手套等,作為向清潔工和拾荒者(下稱對象)表達關懷的起步, 問候一下對方工作的狀況,閒聊幾句。團友們也會道明來意,表明是一班來自教會的朋友來關心一下,並感謝他們對社會的貢獻。

迷惘氣餒,重新出發

「深水埗很大,第一次到垃圾站和我傾談的那位阿姐,之後四次竟然都沒有再遇上,感覺很氣餒!」

「回程的時候,看見其他隊友正在幫一位拾荒者叠好傾瀉在地上的紙皮,我們就立即上前幫忙,那位拾荒者很開心地向我們道謝才離開。在那一刻,我突然問自己,這樣做算是關顧嗎?」

「有人說那位婆婆雖然在擺地攤賣拾回來的東西,但她手頭上可能擁有好幾個物業!我在問自己是否找錯了關心的對象呢?」

「深水埗是個很多機構都選擇去關心的社區,被服侍的對象很可能在見到我們之前,已經有其他教會或機構去關心他了,感到資源重叠!」

「我不太懂得打開話匣子,試過一次站了十五分鐘都不知道可以說什麼!」

約拿單團友們在幾次探訪以後,因為遇上不同的情況而感到困惑和氣餒。團友們在團契週會裡分享感受,互相鼓勵,認定堅持服侍的需要,要敞開自己的心去看見別人的需要,要更深入的與對象們建立長遠的關係。

有了堅定的信念,就可以重新出發。

「我是個不多說話的人,性格內向,但感恩的是我從小跟嫲嫲一起生活,知道如何與老人家相處和溝通。在其中一次探訪裡,認識了一位較年長的清潔工,開始時也只是閒聊她的工作狀況,後來得知我們是同鄉,因而引出了很多話題,關係也就這樣建立起來了。」

「我們每次探訪都會到相同的地方,就像去探望朋友一樣。有一次,我發現到一位清潔工換了對新鞋,他很訝異我竟然這樣留意他,他的反應是開心的,因為感受到我們是真的關心他。」

「試想下,有個陌生人無端端地走過來問你『食飯未?』、『工作辛苦嗎?』你總會對他有戒心,直至他連續見過你兩三次之後,他才會相信你真是來關心他的。有位婆婆在頭兩次見面都沒有跟我說話,到了第三次見面時,她才告訴我,她是打仗的時候來到香港,因有腳傷,所以從小就靠拾荒過活,雖然現在年紀大了,膝頭又痛,但是還得繼續。」

「雖然有時候談話會有些dead air,但那些清潔工其實知道我們是專程去探望他們,即使沒有很多話題,對我們還是很友善,很願意傾談。畢竟,專程去到垃圾站附近找他們的人並不多。」

約拿單團的團友去探訪時,都會說明自己是一班來自教會的朋友,對象們大多數不會抗拒,通常都會客氣地說「多謝關心」;偶而有些對象會強烈地表示自己有其他信仰,不會信耶穌,甚至會叫團友「返去瞓啦!」但團友們都理解,並不急於一時三刻就要傳福音,要先慢慢建立關係,讓對象們藉著這班陌生人去感受神的愛。

祝福尖沙嘴

在深水埗區服侍半年之後,約拿單團的團友們有感於自己的教會植根於尖沙嘴區,理應服侍本區的基層人士,與同心圓的同工商討後,得知同心圓亦有意托展服侍的範圍至不同的社區,就是這樣,從七月份開始,約拿單團展開了在尖沙嘴區的服侍,分別在兩個垃圾站關顧在附近工作的清潔工。

「我和其中一位清潔工不僅是同鄉,她早上工作的地方在我家樓下,晚上工作的地方就在尖沙嘴。經過多次探訪和傾談後,我們彷彿成為朋友。有時在街上遇見,她會主動跟我打招呼。」

「有位清潔工起初很抗拒我們,又不願意告訴我們她的姓氏,但當我們提到下個月就是中秋,問她喜不喜歡食月餅時,她就開始願意跟我們多談幾句。於是,我們就約定下個月帶同月餅來找她聊天。」

尖沙嘴是個繁華的商業和旅遊區,路人總是腳步匆匆。即使來尖沙嘴浸信會參加聚會的弟兄姊妹,可能甚少留意到,本區其實有不少屬於基層的市民,如清潔工和拾荒者等。約拿單團的團友們希望以本地差傳的理念,在本區持續進行服侍,將祝福帶給那些我們慣於忽略的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