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聖經教導 關懷軟弱者(外展):「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路四18-19) 觸摸生命(服事):「無論何人,因為門徒的名,只把一杯涼水給這小子裡的一個喝,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人不能不得賞賜。」(太十42) 2. 理念 對社區:教會以不同資源或活動,接觸及服事有需要的社群,藉關懷和生命見證去建立關係,使他們認識主耶穌,帶進教會。 對個人:從服事和關愛社群的經驗中,信徒藉此作出個人信仰的反省,建立門徒的生命。...
面對疫情不斷變化,要進行實體聚會實在不容易。回顧今年2021上半年,兒童部兒童聚會均以網上直播形式進行。踏入年中,在我們開會商討未來聚會安排時,部員們對於恢復實體兒童聚會的意向很大,但當然我們亦擔心疫情帶來的影響。...
職員退修會 ...
自去年疫情開始至今已經持續一年多,究竟疫情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呢?若果一成不變,又如何能夠接觸福音對象? 傳道部的多個福音/佈道活動都因著疫情關係要相繼取消,部員都覺得十分納悶和可惜。然而佈道的工作實在不能再耽延,所以全體部員經討論後,一致認為使用網上平台傳福音是一個可行的試點,雖然對很多教會而言,網上佈道工作已經很成熟,但對於尖浸而言,卻是一個新的開始,只要認定這個方向是正確的,「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林前九22),那怕起步比別人遲,我們都應該朝著這個方向發展。...
感謝創造宇宙萬物的真神,使我能有以下的經歷。 我生長於一個普通家庭,家中並沒有設置甚麼神位,因為父母都是基督徒,自少養成逢星期日上教會的習慣,一點不覺得沉悶,反倒覺得很滿足。...
我是吳偉強, 我在一個信奉民間宗教的家庭中成長,我媽媽會拜祖先,拜觀音,燒街衣等。從小我都會聽從媽媽的指示去拜這些神明,並沒有特別的感覺,只當是一種例行公事。 我雖然小學及中學都是在基督教學校就讀,其間亦會不定期地參加少年團契,可是當時我只當是一個聚會,並沒有信主的決心。 到大專畢業後出到社會工作,老闆是一個信奉道教的人,公司平時會有拜神活動,農曆年初三更會到車公廟上香,年年如是。他要求我們也一起出席,當時我只當作是工作的一部份。 我太太 (周宛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