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崙是神賜給以色列人之應許地中的第二大平原。它是一塊形狀窄長的沿海平原,位處地中海東岸,北至迦密山,南界與非利士平原為鄰,全長約75公里,土地肥沃,在春雨的澆灌後,能孕育出美麗的沙崙玫瑰。作為應許之地,當然是一個重要的地方,而以其作為會刊的名字,背後是否還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呢?《沙崙》的創刊號已不復見,只可以從時任牧者的著作入手,推敲一番。

可從上世紀60年代說起。當時的主任牧師徐松石牧師(1899-1999),是一位教育家和歴史學家,一生醉心於文字工作,著作非常豐富,包括其講章的選輯,如《沙崙花鳥》、《尖雨沙崙》、《沙崙默想》等,皆以「沙崙」命名。徐牧師曾在其著作的序言中提到,我們的靈命就像乾旱的沙崙曠野,只要有充沛的雨水,便能變成華美之地,而神的話語就是沙崙的春雨秋雨,滋養著我們的心靈,使生命變得豐盛。

「曠野和乾旱之地必然歡喜;沙漠也必快樂;又像玫瑰開花,必開花繁盛,樂上加樂,而且歡乎。黎巴嫩的榮耀,並迦密與沙崙的華美,必賜給它。人必看見耶和華的榮耀,我們神的華美。」(賽三十五1-2)

要傳神的話語,文字是不可或缺的媒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感恩有一班青年會友於1964年贈送了一台油印機給教會,翌年文字事工部應運而生,幫忙編印宣傳單張、壁報等文宣,以配合當年的擴展聖工運動。1973年,更在週刊開設專欄「沙崙點滴」,內容以簡短精練的文字、短詩為主。同年,一班年青的部員在牧者的指導下,群策群力,編輯出版了《沙崙點滴特刊》,內容包括了專題、轉載、翻譯、見證、靈修小品、各部通訊及漫畫等,為日後教會的刊物開辟新的領域。

1973年 《沙崙點滴特刊》

1979年,會刊的內容日趨豐富,除了輯錄客座講員的講章、教會動態、書籍介紹、社會評論及漫畫等,其餘內容與「沙崙點滴」重疊,故此決定取消「沙崙點滴」,並將會刊改名為《沙崙》。除了釋經證道,傳揚信息之餘,《沙崙》亦是會友暸解教會動向,分享靈修的平台。各屆部員都為此而努力,不時作出調整,開設新的欄目,用以擴寛讀者群,或吸引投稿,或增加與讀者的互動,當中包括「青年特區」、「兒童天地」、「沙崙信箱」、「填字遊戲」、「會友情懷」、「心被恩感相片集」等,在此未能盡錄。除了在內容方面精益求精,外觀設計亦沒有被忽略。《沙崙》最初只有四頁紙,以報紙的形式出版,因不太受會眾歡迎,而改為十六開、三十二開等書簿訂裝。現今大家所看到的色彩豐富、插圖精美的版本,也是近十年左右的事情。不單由黑白改為彩色,排版亦從外判改由會友義務擔任,好讓更多弟兄姐妹參與其中,拉近大家與刊物的距離。

《會刊》第五期 1977年9月
1979年的《沙崙》,以報紙形式,雙色印刷

隨著網路世界的發展,閱讀習慣也隨之而改變。數年前教會已將《沙崙》的電子版上載到網頁,但在搜索或分享文章時,略為有些不便,加上實體版一年只有四期,往往在分享各部活動花絮的速度上未如理想。一年多的疫症,更多弟兄姐妹使用教會網頁,我們希望可以好好把握這時機,建立網上版《沙崙》,提供一個更輕鬆快捷的平台,讓會友能更輕鬆愉快地閱讀和分享。

回望當年,本部的成立,是一班有志於文字事奉的青年會友,而《沙崙》的出版,除了常任的部員外,幕後還有一班幫忙編採、攝影、訪問、設計等工作的弟兄姐妹。希望今天能有更多年青的一輩參與《沙崙》的製作。

不同時期的《沙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