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樂的教會 – 黎秋林牧師
「喜樂」一詞在和合本中文聖經中共有126節經文。保羅寫腓立比書短短的四章,「喜樂」這個字就出現了十六次之多(一4、18、25,二2、17、18、28、29,三1,四1、4、10)。
喜樂來自敬拜與歌詠
基督教是帶給人「喜樂」的宗教,教會常常聽見歌聲與音樂,教會被歌聲與音樂的喜樂氣氛充滿着。招梁碧冕會佐分享她已故音樂藝人好友舒雲的信主經歷。那時他不開心,幾乎想輕生,那天他經過教會,聽見教會詩歌班唱詩。縱使舒雲的歌聲吸引萬人,但此刻所聽聞的歌聲令他舒服得不自覺地步進禮堂,聖詩讓他心靈平靜。他從此就信了主,以後更為主歌唱作見證,將時代曲引入教會。使徒行傳四章描寫一間喜樂的教會,信徒天天在家、在教會敬拜、唱詩、團契,信徒有缺乏,信徒就凡物分享和公用。
喜樂來自單單靠主
新約時代,信耶穌的人雖然受到羅馬政府和同胞猶太人的逼迫,但他們仍然因為堅信耶穌這位救主而喜樂。他們一邊逃跑一邊傳福音,一直逃到今天敘利亞的安提阿,後來眾人稱這些逃難的人為「基督徒」,就是『小基督』的意思。喜樂的基督徒沒有因遭受患難而失望,反而越喜樂地見證耶穌,得到「基督徒」的尊稱。
基督教信仰鼓勵信徒勇敢面對困境,基督徒畢竟也是人,會遇上苦難困境,一樣會軟弱,會生病。正如曾受我施浸的潘太太,她勇於面對苦難,是一個有喜樂的信徒。她在惠州基督教家庭長大,二十多歲偷渡來香港,嫁了未信的丈夫,之後就沒有返教會了。後來,她患上肺癌,心中恐懼,像天塌下來。於是她問天,為甚麽不幸的事總是發生在她的身上?她很無奈,也不快樂,很自然地就去求神拜佛,尋求醫治與平安。她告訴我當她的癌病發作時,在絕望的時候,天父派遣天使在她的身旁,如聖經所說,「當洪水氾濫,耶和華坐著為王」(詩篇二十九10)。她住在惠州的母親每個晚上也為她的病情禱告;女兒告訴她學校的老師們為她祈禱;她的主診醫生為她的病情祈禱;住醫院時與她一起接受化療的病友也為她祈禱。潘太太的朋友亞群也致電安慰她,叫她信耶穌,為她安排髮型師又帶領她返教會,經常和她遠足的朋友也經常問她要不要返教會。就是因為親友不斷地為潘太太禱告和邀請她信耶穌,因此即使她多次進出醫院,對痊癒已經絕望,但她仍然定意接受主耶穌作她的救主,專心信靠耶穌,求主耶穌赦罪,一生交託主耶穌。她說:「信了耶穌就沒有煩惱。走就走吧,我要去見耶穌,以耶穌為樂。」她臨去世的時候,全家都歸了主。按人的天性在順境時喜樂很容易,但要在逆境時喜樂,卻不簡單,這位潘太太在逆境與主相遇後卻得享喜樂和平安。
喜樂來自弟兄姊妹合一同心
腓立比書是保羅在監獄被囚時寫的,保羅聽見教會外有惡犬(腓三2)、內有紛爭(腓一15-17),加上教會有兩位女信徒彼此衝突,的確是有叫人有不喜樂的理由。縱使這樣,腓立比教會仍被稱為喜樂的教會。但喜樂的教會並不是代表沒有煩惱。保羅告訴我們,他們中間有分門結黨的事;有人貪圖虛浮的榮耀;有人驕傲自大,看自己比別人強;有人單顧自己的事,不顧別人的事,有異端邪說虎視耽耽,伺機引誘(腓三2~4;四2~3、17~19)。
或許我們會驚訝,為甚麽保羅帶領我們進入喜樂教會之門後,隨即又提到教會的人事問題。保羅不是一個報喜不報憂的領袖,保羅讓我們知道,腓立比是一間喜樂的教會,又坦言告訴我們,喜樂的教會也有紛爭的問題。最近,我和一群教會領袖探訪尖沙嘴浸信會後一起吃飯,席間問起一位女教牧有關教會情況,她即時流下眼淚,談到教會的不和,信徒公開發信質問教會領袖關於處理財務的問題,投訴人不聽教牧的解釋,繼續攻擊,令她情緒幾乎崩潰。後來,因為同工之間彼此互相勉勵,這位女同工終於漸漸收起淚眼,露出了笑容。教會眾弟兄姊妹若能互相包容勸勉,喜樂的教會離我們不遠了。
我也曾經與兄姊發生口角,但衝突之後,心裡面總有一份歉意。常問自己剛才我們做了甚麽,竟然互相虧待及無禮,剛才我為甚麼要把脾氣發洩在別人的身上。此時此刻,我覺得要向對方說對不起。
腓立比書也有記載友阿爹和循都基二人失和,需要保羅點名勸勉她們「要在主裏同心」。友阿爹和循都基究竟是誰?保羅沒有詳細介紹,只知道她們在腓立比教會中有影響力,各有擁護她們的信徒,彼此意見相左,可能導致教會分裂。保羅勸勉他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謙卑順服,規勸雙方早日放下成見,以大局為重,在主裏同心,共同興旺福音。
建立喜樂教會的秘訣
腓立比教會之所以成為喜樂的教會,秘訣就在這裡:「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當叫眾人知道你們謙讓的心。主已經近了。」(腓四5)。 大家知道「謙讓的心」和「主已經近了」是甚麼意思嗎?「寬容」或可譯作「寬容大量」,謙讓的原文代表合理的讓步。保羅叫腓立比信徒要有一顆謙讓的心,謙讓的人不會每次都要堅持原則,有時會作出合理的讓步。當一個人受到逼迫或受到虧欠的時候,仍能以一顆謙卑及溫柔的心彼此款待,這正正成為了教會的喜樂。
「主已經近了」不一定解作主很快就回來,它也可指空間的距離,即是主就在我們附近,我們可以將所需要的告訴祂。聖經提及友阿爹和循都基曾經坐下來解決問題,保羅請求一位叫「這真實同負一軛的」幫助這兩位婦女,要他們在主裡同心(腓立比四2-3)。保羅在腓立比書流露喜樂的音符,勸這兩位資深的信徒──友阿爹和循都基用「寬容」和「全然交託」的心去解決紛爭,這樣就會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腓立比四4-7)。
基督徒要有一個喜樂的心,時刻保持喜樂的心才能呈現喜樂的教會,這是保羅的教導。